近年來,朝暉社區黨委堅持把文明社區創建作為市民素質提升工程,通過“五好文明家庭”“平安和諧家庭”“道德模范評選”“文明城市創建”等載體,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活動,努力營造一個群眾居住放心、環境優美稱心、文化活動歡心、服務方便暖心的和諧社區。自成立以來,先后獲得市級文明社區 、平安社區、科普示范化社區、省級文明社區、全國文明示范社區等榮譽稱號。
一、 打造精品陣地,傳遞文明風尚
朝暉社區依托道德講堂、黨建文化廣場、法治文化廣場、黨建文化長廊打造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,與轄區單位開展“共駐共建”活動,先后與轄區學校、市級各單位共建社區圖書室、舞蹈室、健身室、老年人活動室、綜治中心功能室等,在此基礎上拓展建立留守兒童文化輔導站、家長學校、未成年人心理咨詢室、志愿者服務站、法律咨詢室、矛盾糾紛調解室等。社區30余名社區干部職工聯動“互聯共轉”單位、黨員志愿者以及“五老”人員在重要節日、節慶時間點,通過錯時服務計劃,為社區黨員群眾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播、理論宣講、教育服務、文化服務、科技科普服務、健身體育服務、法律咨詢服務等各類服務活動,有效滿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。
二、 加強黨性教育,踐行使命擔當
利用黨建活動室和社區黨校,以“主題黨日”“三會一課”為主要形式,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、發生的歷史性變革,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宣講活動5場次,現場開展廉政教育4次,鼓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、建功新時代。同時組建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,整合黨員志愿服務力量深入小區開展專題宣講,全年宣講黨的二十大、十九屆六中全會、全國兩會、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等重大會議精神12次、法治宣傳活動12次,讓黨的創新理論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。
三、 優化志愿服務,精準為民服務
社區緊緊圍繞“讓居民受益、讓群眾滿意”這個中心,大力弘揚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愿服務精神,組建成立“益縷朝暉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、“朝小宣”法治宣傳志愿服務隊兩支主干隊伍,同時聯合“互聯共轉”在職黨員、居民黨員、居委會人員以及老教師、老干部、老黨員、退伍軍人等設立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、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、文化體育志愿服務隊、先進典型志愿服務隊、“五老”文明志愿服務隊等各類志愿者隊伍,注冊志愿者963人,累計服務時長33780小時,形成了點、線、面交叉、流動與固定相結合的文明創建格局。近年來,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主陣地,開展人居環境整治、文明創建活動14余次,為貧困家庭、殘疾人、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60余次。
四、關愛弱勢群體,促進社區和諧
為了更好地關心關愛弱勢群體,朝暉社區對轄區內老年人實行“紅黃綠”三色服務,采取“早看窗戶晚看燈”的方式,確保轄區內老年人的安全;并充分發揮“益縷朝暉”志愿服務品牌作用,著力打造“點亮微心愿·圓夢在社區”“微光成炬·向陽而行”“暖冬行動”等一批志愿服務項目,多渠道解決社區建設和居民群眾反映突出的民生問題。去年以來,社區服務管理老年人363人,管理低保戶3戶3人,對41名殘疾人及時發放各類補助,為3名困境兒童、20多位孤寡、獨居、高齡老人在重要節日送去關懷慰問,為19名困難婦女提供免費兩癌篩查,組織轄區12名失業婦女參加技能培訓。有效提升居民滿意度和獲得感。(通訊員 劉會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