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肅省嘉峪關市文殊鎮聚焦農村養老服務需求,在河口村開辦全市首家孝老飯莊,為73歲以上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,解除老人子女外出務工顧慮,全力打造老年人“舌尖”上的幸福晚年,積極營造弘揚孝心、崇尚孝道的良好風尚。
建強陣地抓運行。申請民政專項資金50余萬元,按照“一站式”服務理念,利用原河口村小學一樓閑置房屋,積極打造“一堂一館一場一莊一中心”,通過內外裝修、配備餐椅廚具、融入孝老元素,設置廚房、餐廳、棋牌室、休閑室、孝賢館,配套電視、棋牌桌、健身器材等設備,組織老人餐后活動娛樂、相互陪伴,建成集用餐、休息、康養、娛樂為一體的實用型養老服務中心,真正做到讓老人開心、子女安心。孝老飯莊實行村干部、后廚人員、志愿者“1+1+N”在崗服務制度,即固定1名村干部依托本地高原夏菜種植優勢做好食材采購,聘請1名本村經驗豐富廚師通過營養搭配做好老人每日菜品烹制,安排1-2名黨員群眾志愿者做好服務保障工作,確保老人吃得健康、吃得放心、吃得舒心。自2019年8月運營以來,累計服務老人1300余人次。
規范管理保長效。建立以子女供養為基礎、財政扶持為補助、社會捐助為補充的孝善資金,成立村級孝善基金會,實施“三統一、兩保障”(統一繳費標準、統一餐費標準、統一管理模式,保障運營基礎,保障運營質量)工作法。一是統一繳費標準,即根據不同老人生活狀況共設置A(85歲以上老人)、B(80歲以上老人)、C(75歲以上)、D(73歲以上)四類繳費標準,分別按照每人每月子女自愿繳納22元、44元、80元、130元,激活政府補助220元、176元、50元。二是統一餐費標準,按照子女供養、財政扶持、村委會配套、社會捐助的模式,每位老人每餐可享受到12元標準的愛心午餐。三是統一管理辦法,由村委會統一籌集、管理、公示。截止目前,通過財政補助、子女繳納、社會捐助等多元籌集共籌村級孝善資金35萬元。
優化服務促提升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,以村三委班子成員、村級后備干部、黨員骨干等為主體組建“孝善志愿服務隊”,以尊老盡孝為主題常態化組織志愿服務隊深入孤寡、貧困、高齡、殘疾等老人家中,開展節日陪伴、衛生清掃、事項代辦、慰問關懷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。建立養老服務聯動機制,有效利用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、道德講堂、文化廣場、“幸福苑”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,廣泛開展時政宣講、義診巡診、健康養生、文體娛樂、科普宣傳等活動,把“將就”的午餐時間變成了充滿歡聲笑語的茶話會,有效滿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。截至目前,累計開展各類活動30余場次,受益群眾600余人(次)。
啟示與思考
一是加強人員資金配備,確保常態化運行。根據孝老飯莊運營情況,多途徑、多渠道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,增加人員配備和資金來源,保證飯莊服務人員相對穩定,菜品營養搭配科學健康,服務質量逐步提升。
二是要提高普通群眾參與率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設計開展“我為父母做頓飯”“我給老人送溫暖”等內容豐富、群眾喜聞樂見、有益身心健康的實踐活動,引導發動群眾廣泛參與,使群眾在活動中參與、在參與中受益、在受益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。
三是征集群眾故事,豐富文明實踐內容。在孝老飯莊、鄉村記憶館、紅色記憶館開展好家風故事、孝老愛親故事、身邊好人故事征集,聘請本地群眾作為講解員,以親身經歷、身邊故事、民間傳說為主要內容,講好鄉村孝道故事,用群眾的智慧豐富孝老愛親文明實踐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