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園按省級文明單位創建標準,將文明創建與幼兒園教育緊密結合,緊抓新時代學前教育發展要求,確立“啟迪慧美 和諧身心”辦園理念,開展“體智能+足球”體能大循環,國畫、圍棋傳統文化課程和石頭畫本土課程,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,玩中學習,促進身心和諧發展。
一、加強領導,明確目標,為創建工作提供組織保障
高度重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,將創建活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,建立以園長為第一負責人的創建領導小組,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,黨建、團建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,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。
二、文明創建,業務引領,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穩步提高
1.以“快樂呵護成長,摯愛滋養心靈”辦園宗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,形成以藝術潤美于游戲的園本特色。推動國畫、圍棋特色課程與園本課程相結合,有效利用石頭、紙編等藝術形式開展教育活動。
2.注重養成教育,引導幼兒做“文明兒童”。以課題研究成果為依托,開發園本課程《我有好習慣》,按照幼兒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,如“學習雷鋒我們是認真的”,讓孩子在體驗中感悟,在感悟中發展。
三、文化建園,以美育人,不斷提高師幼文明素質
我園以“魅力嘉峪關”、“愛在三幼”、“文明禮儀教育”、“安全教育”等為主題建園,打造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幼兒園。以完善的激勵機制和“雙培雙帶”模式,促多位教師獲市青年教學能手、省技術標兵、市優秀共產黨員、德育先進個人等稱號。結題省級多項課題,其中省級課題《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心理素質養成的影響研究》獲市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、市職工技術成果三等獎,不斷提升教師素質。
四、完善機制,常抓不懈,形成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常態化
提倡以人為本精細化管理,制定賞罰分明的管理制度,分級管理,用“和美教育核心文化”滋養團隊;尊重關愛不同崗位的教師群體,營造潛移默化、潤物無聲的良好和美師德氛圍。
五、豐富載體,突出特色,深入開展多樣文明創建活動
1.編制園本課程《我有好習慣》,以幼兒發展為本,結合省級課題《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中幼兒心理傾向的研究》設“陽光小屋”心理咨詢室,組建心理健康團隊,制定適宜的心理健康課程,探索促進幼兒行為習慣培養中良好心理傾向的途徑和方法,引導家長將培養幼兒健全人格放在首位,在家庭教育中重視幼兒心理健康。
2.學先進、樹典型,創建文明陣地。推選“文明教師”、“文明職工”;加強優秀教師和家長志愿者宣傳。園長為社區講黨課、做《家庭教育促進法解讀》等教育講座,開展《和美合育》教育沙龍,促進社會文明和諧,我園評為全省家庭工作先進集體。
3.開展“小手拉大手”志愿服務活動。用孩子們喜愛樂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成歌曲,每周升旗儀式集體演唱。通過每日安全助教、大型活動家長志愿者為幼兒安全“保駕護航”,通過親子“和美播報”等多方式傳遞文明風采。
4.教師參與社區墻面宣傳繪制,美化小區環境;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撫慰、衛生清掃等志愿服務,志愿服務累計500余人次參與社區互聯共轉,帶動我園幼兒、家長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創建,文明禮儀蔚然成風。
5.發揮公辦園輻射引領作用。開展示范觀摩課、專題講座、演練觀摩、檔案管理培訓等幫扶活動,與民辦園簽訂掛職及教師對應培養,指導民辦園規范辦園行為,以實際成效促進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。
今后,我園將進一步提高教職工、幼兒和家長文明素養,弘揚文明新風,做大做精做強“和美文化”教育品牌,為我市文明城市創建作出新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