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祭祀是最好的緬懷
又是一年春草綠,又到一年清明時。又到了祭拜先輩、追憶逝者的傳統節日。隨著時代發展,文明祭祀已成新風尚。祭祀要走新,方式要文明,這才是對先輩、對逝者最好的告慰。
文明祭祀,需要在觀念上破舊立新。清明祭祀掃墓,是生者表達對已故親人的追憶之情,也是告訴先輩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好、我們會珍惜當下的生活讓他們放心。然而,一些人在祭祀時燃燒紙錢和紙糊的“蘋果手機”“高檔汽車”等祭品,以寄托讓親人在九泉之下過得更好的愿景。殊不知祭品燃燒的濃煙和灰燼,會污染環境,也帶來安全隱患。其實,選擇更文明綠色的祭祀方式,比如奉上一束鮮花、栽種一棵松樹、寫下懷念的卡片等,是對已故親人最好的緬懷。
文明祭祀,需要在管理上措施得力?!都斡P市文明祭祀管理辦法》中明確指出,黨員、干部應當加強對親屬、朋友和周圍群眾的教育引導,倡導文明新風;市文明辦、街道辦、郊區辦負責組織文明勸導員、網格員在清明節等傳統祭祀節日期間,加大對本轄區的巡查頻次和力度,積極引導群眾前往集中祭祀點文明祭祀,對在集中祭祀點外焚燒祭祀用品的行為及時發現、及時勸導、及時清理。有了管理辦法的明確要求,再加上積極的宣傳倡導,我們城市的文明程度向前邁進了一大步。
文明祭祀,需要科技上先行支持。新時代引領新風尚,在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,要充分利用信息化、科技化手段,推廣網絡祭祀、代理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,如開通墓地陵園公眾號及官方網站,線上云端點香、獻花等活動,讓無法歸鄉的游子、遠方的親人通過線上祭祀的方式,彌補不能親自去墓地祭祀的缺憾,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思念之情,從而引導群眾自覺參與綠色低碳祭祀,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。
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,也是喚醒心底情感的契機;是對生命的敬畏,也是對孝道的傳承。少燒一刀紙,多奉一束花;少燃一炷香,多種一棵樹,在時代新風里,文明祭祀才是一份最好的緬懷之情。(汐月)